我国物流企业呈二元结构:理念先进,信息化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以及少数国内先进物流企业和国内功能单一、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同时并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建设的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物流企业主要是由原国有物资企业发展而来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存在状态:
继续扮演原有物资企业的角色。此类企业主要连结工业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从生产企业购进物资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从事各种流通活动,把销售服务作为主要对象。主要从事一手购进、一手销售的营销活动,主体功能单一,虽然也配合销售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但均系从属并服务于销售的辅助动能,且彼此分割。
以主要提供物资储存服务的物流企业。是从传统物资储运公司改制发展而来的,目前占主导地位。这部分企业以原有仓库为依托,以提供仓储服务为主要服务手段,并且仓储服务为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兼以提供运输、配送、简单包装等服务,这些服务一般均为服务从属地位和辅助经营手段。这部分企业一般与第一种形态的企业相配合,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组织较为松散的专业市场,例如北京、上海的几大钢材市场。在这类企业目前规模均偏小,市场均由十几家乃至几十家仓储企业组成的。而像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能够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是少之又少。
以提供物资的运输载体为主要业务来源的物流企业。是传统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目前占领我国物流市场较大的份额,主要提供铁路、航空、公路、海运、内河运输等服务,发挥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较为突出的企业有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铁快运等。这类企业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已经具备了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条件。
外资和合资物流企业。此类企业最初进入我国市场,主要是为原有客户一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以及系统、优质的服务也吸引子中国的优秀企业,目前正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并且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如日本的近铁物流、三井物产等。
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物流企业,但目前企业规模均不大,像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这样的大型民营物流企业太少了。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己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当中,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多而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因为很多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造成信息不畅所致。比较突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1.信息化的意识淡薄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有关数字显示: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担的仅为16.1%。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现有物流企业不能开发广大的市场,自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自己的信息化设施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2.技术物流设备落后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2004年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也不理想。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3.信息资源管理混乱
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4.信息化建设投入不高
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更趋于理性,但与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相比还相差甚远。对已建立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调查显示,投资规模低于50万元的物流企业占所有接受调查企业的53.25%,高于100万元的占34.3%。系统投资规模基本上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成正比。而在未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中,98.2%的企业计划投资规模低于50万元。在系统软件开发方式上,37%的企业选择了购买软件,26.1%的企业采取委托开发的方式,16.8%选择联合开发或自主开发,只有3.4%的企业将软件开发长期外包。
5.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多而复杂,物流信息量大,还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捕捉的特点,因而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这种既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又懂得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三年以下工作经验占75.69%,其中即将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占33.89%,三年以上有物流工作经验只占15.3%。大专学历占32.85%,本科学历占33.14%,硕士及以上的占9.55%,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